党报158天发百篇批评报道!撑腰市委书记系资深记者出身党报158天发百篇批评报道!撑腰市委书记系资深记者出身 【编辑/赵三军 统筹/刘姝蓉】7月29日,青岛日报刊发阶段性盘点报道称,从今年2月22日开始,该报在158天内刊发了100篇舆论监督报道,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营商环境、政务环境和生活环境。大白新闻发现,该报此举与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支持分不开,而王清宪曾任人民日报调查记者,并曾出任山西、山东两省的省委宣传部部长,深谙新闻传播规律,对运用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来改进、促进工作,更是驾轻就熟。青岛日报对舆论监督报道的阶段性盘点 “风”起于去岁之末 今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全市新闻媒体座谈会上的讲话,给即将到来的舆论监督攻势定了调,王清宪说,新闻媒体要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机制,发挥好“情报员”“别动队”作用,以监督促进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在青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月18日,青岛日报成立专门的“舆论监督部”,并通过报网全媒体平台向社会征集问题线索。2月22日,该报在重要位置推出《曝光台》栏目,首篇报道聚焦百姓办事难,《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业务——同一个问题咨询处和窗口工作人员给出了不同答复》一文打响了这场舆论监督“攻坚战”的第一枪。 随后,从营商环境到办事难题,从行风建设到环境整治,从交通治理到拆除违法建筑……青岛日报一发而不可收,158天采集到的100篇舆论监督报道,多领域、多层面、多角度直击百姓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尤其对营商环境和老百姓办事难两大领域的聚焦,为推动青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干净、彻底地改进作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青岛日报在这篇阶段性总结中坦言:这一切的肇始,显然离不开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可以说,从一开始,舆论监督工作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指导。王清宪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对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每一次都给本报的舆论监督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勇气,加足了马力;孟凡利市长多次在政府常务会议上要求各区市各部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自觉接受舆论监督,主动配合舆论监督,切实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市委书记为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大白新闻发现,在青岛日报开动舆论监督机器后,王清宪又持续不断地为这场舆论监督攻坚战加油鼓劲、保驾护航。 3月7日,王清宪在平度市调研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时指出,要提升精气神,转变工作理念,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提高行政效率,强化舆论监督,优化营商环境。 3月27日,在深圳举行的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上,王清宪在谈到改善青岛营商环境时,提醒到会嘉宾,要关注青岛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栏目。 4月9日,在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深圳考察学习交流会上,王清宪指出,要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广泛开展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干净、彻底地改进作风。 6月10日,在市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王清宪强调,要强化舆论监督,推动舆论监督工作制度化,对于舆论监督反映的问题,相关单位要主动整改,弥补漏洞,改进工作,维护青岛发展形象。 7月11日, 王清宪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集中学习时强调,要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对履行责任的倒逼。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拧螺丝”“钉钉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为让媒体的舆论监督落到实处,在此期间,青岛市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出台了《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切实解决了监督回应不及时、回应层级不高、整改措施浮于表面等问题。全新的工作机制保障了舆论监督的效果,为舆论监督报道提供了尚方宝剑。 舆论监督触动“青岛之变” 大白新闻获悉,随着青岛日报的100篇舆论监督报道的刊发,人们看到的是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持续提高的为民办事效率、持续改变的政府工作作风和持续擦亮的生活环境“窗口”。 随着《曝光台》栏目对各类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的攻势进入“白热化”,青岛日报舆论监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在青岛、没烦恼”“哪些事情没办好,记者帮您曝一曝”等监督口号不但在政府干部群体中耳熟能详,更成了许多市民的口头禅。而且,在青岛的政务圈子里,每天早上看青岛日报《曝光台》又在关注什么问题,已经成了习惯。 有人将新闻媒体对政府部门的舆论监督形容为啄木鸟与树的关系:“树”(政府部门)只有接受“啄木鸟”(新闻媒体)善意的“敲打”,才能“虫去病除”“枝繁叶茂”。 青岛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办公室将舆论监督暴露出来的需要进一步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列入重点巡回指导工作,分配给全市15个巡回指导组,各巡回指导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被指导单位面对面探讨,协调各有关方面共同协作的形式,推动问题整改走向深入。市纪委监委、政务服务热线(12345)、党委政府督查部门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全天候关注群众反映、媒体曝光、职能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将信息统筹起来建立起统筹管控的“信息池”,根据情况分配给纪检、媒体、督查室等,实现舆论监督、部门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的良性互动。这种与市纪委监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合力攻坚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快速处置”“精准处置”,而且是快跟进、快运转、快查处,不等不拖不靠,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政府官员们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在改变,从以前的“回避问题”,到后来的“勉强面对”,再到现在的“欢迎监督”,整个青岛政府部门的工作氛围在转变,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政务环境正在悄然形成。一位政府官员对此坦言:把工作都放在阳光下晒一晒,有利于健康“生长”;“照照镜子”察得失、补错误,有利于改进工作方式。 “现在到政府部门办事,不但脸好看了,门好进了,关键是事也好办了!”青岛市民纷纷为媒体的舆论监督效果点赞。青岛这个黄海之滨的城市,因着风云雷动的舆论监督“攻坚战”,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嬗变。 深谙媒体传播规律的市委书记,曾任多年调查记者 大白新闻注意到,“点燃”舆论监督战火的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是位不折不扣的媒体“业内人士”,曾担任多年的调查记者。 王清宪资料图(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王清宪的履历显示,他1963年7月生,河北永年人,1983年7月从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后,进入黑龙江日报社担任记者,4年后进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攻读新闻学硕士,3年后进入人民日报社经济部,历任编辑、主任记者。 在人民日报工作近6年后,不满33岁的王清宪出任中国改革报社副总编辑,成为一名副司级干部,2000年1月,王清宪出任中国信息报社总编辑,其间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国民经济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此后,王清宪历任晋城市长、运城市长、吕梁市委书记以及山西、山东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2019年1月出任山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青岛市委书记,4月卸任省委秘书长一职。 反观王清宪此前的工作经历,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媒体、宣传口工作,他当过20多年记者,曾获1993年全国改革好新闻一等奖。1998年,34岁的王清宪还荣获中国中青年记者最高成就奖,并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 正是由于王清宪对媒体宣传的熟悉程度少人能比,他1月就任市委书记,2月发动舆论监督“攻坚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今年3月27日,王清宪率青岛市党政考察团继续在深圳出席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并演讲时说:“我先后在四个市做过市长或书记,对企业和企业家有真切的体悟和深切的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人民日报经济部当记者,深入调查采访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也曾经对深圳、上海、海南上市公司转换经营机制作过调查研究,我撰写的上万字的上市公司转换经营机制调查报告《股份制,我们要坚定地试下去!》,发表在1993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在当时引发经济界较高的关注,对坚定地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起到过一定的舆论推动作用……我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我读得懂企业,读得懂企业家。”【资料来源:青岛日报、中国经济网、闪电新闻等】 来自网址:http://k.sina.com.cn/article_5996341740_16568e9ec00100jeoz.html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