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又有业”罗山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迎来幸福生活发布时间:10-2117:14 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刘礼凯 胡晓笛)“政府帮助我们搬出偏远农村,盖了新房子,建起蘑菇大棚、有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真是挪出‘穷窝’,走上了致富路。”日前,通过异地搬迁脱贫致富的罗山县高店乡村民汪从新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他的蘑菇大棚一边激动向记者诉说。 “快看看我的香菇长得多好。”在保持恒温的大棚里,一根根食用菌培育菌棒整齐地码放在柱子上,很多已经撑开“伞盖”的蘑菇争先恐后地钻出菌棒,为辛勤劳动的村民撑起了“致富伞”。 汪从新家是罗山县高店乡王湾村的贫困户,2016年在政府的帮扶下,易地搬迁到了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四个安置点之一的高店乡东街社区。搬迁前,祖祖辈辈都是守着自家的几十亩地,日子过的紧巴巴的。1994年,汪从新的母亲患上肺结核,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那时的汪从新只有18岁。母亲去世后汪从新选择去部队服役,退伍后到广州打工,工资每个月只有700块,还要寄回老家贴补家用。而汪从新的弟弟因小时候发生意外落下了残疾,因此照顾弟弟的重担也落在了他的肩膀上。由于在广州生活的压力太大,还有两个孩子的需要抚养,2017年,汪从新决定回到家乡寻找就业机会。 2018年,汪从新在帮扶人的帮助下申请到扶贫贷款,用这笔贷款种起了香菇。目前,产业发展不错,不但自己带头富了起来,还通过聘请其他贫困村民到基地干活达到带贫脱贫的目的。 当问到他对未来有什么期许的时候,汪从新信心满满:“只要勤劳肯干,小小蘑菇就能为家人撑起大大的扶贫伞,我现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如果有资金的话我还会继续扩大规模,成立公司。希望能带动更多人贫困户,辐射更大范围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离开蘑菇大棚,记者一行来到高店乡东街社区,只见社区内道路干净整洁、成排的徽式建筑、丰收的蔬菜果园,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周边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扶贫车间等一系列民生配套设施整齐完备。 今年47岁的汪连梅也是一位异地搬迁来的贫困户,搬迁后,下肢残疾的她在精准帮扶的帮助下,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眼看着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汪连梅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以前没有收入,就种了几亩地,房子还是一个土胚房,只要一下雨就会漏水,路上都是泥巴,现在在家门口工作一个月能拿个2000多,还住进了新房子,这地方就像一个大社区,生活的一点不比城里差。现在生活有了保障,至少一家人生活不用愁吃穿了。”面对记者的采访,汪连梅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笑着说。 因病致贫的陈安宏家也是该社区里的一户,2003年,34岁的陈安宏在建筑工地打工时,被倒塌的砖墙砸伤,造成高位截瘫,丧失了劳动力和生活能力。而看病治疗和长年服药又让这个家庭陷入极度贫困中。2016年,陈安宏一家搬迁到该社区,在帮扶人的帮助下陈安宏的妻子隗仁秀在小区旁边的普航电子厂扶贫车间务工,每个月收入2000元,可以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家里,这是隗仁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当记者走进陈安宏家里时,立刻被眼前温馨的景象所感动,家里沙发、茶几、冰箱、抽烟机、洗衣机、装饰柜等家居用品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房间里、阳台上、电视柜前,鲜花绿植生机盎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许多人像汪从新、汪连梅、陈安宏一样从农村的破土房搬进了集中安置区,并在附近找到了新的就业增收门路,昔日贫困户一跃成为了脱贫致富先进户。 据了解,2019年底东街社区安置点易地搬迁户成功脱贫摘帽118户428人,其余未脱贫的9户31人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改善。2020年罗山县高店乡将继续对易地搬迁安置群众的后续发展进行巩固提升,确保9户未脱贫户顺利脱贫摘帽。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现在走进罗山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人们在公园休闲椅上闲坐,孩子们在嬉戏玩耍,处处体现着温馨、和谐、活力的氛围。能感受到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 (映象网信阳新闻热线:0376-6880376,投稿邮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来源:河南联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网编辑向敏 责编王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