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灵与肉间的歌者--王大民诗歌印象发表时间:2020年10月10日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以重新编辑时间为准
作者 王双来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见,山水是具有灵气的,有山又有水是个好地方。 河南省信阳市,就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该市的息县,为春秋时期息夫人故里,有“天下第一县”之称。“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米饭一半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大民就出生、成长、生活在那里。 认识王大民,是在一次采访中,纯属于一种偶遇。他其貌不扬,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强,尽管自称是一名诗歌爱好者,但也没给同行人留下什么“光辉形象”。不过,他无意间谈及参加当地一名酒广告词征集比赛,他一句广告语获得了二等奖,并说出广告语的内容时,我心里不由自主感叹道:“还是有一定才气的!” 随着认识的加深,才得知他在2002年就已开始正式发表诗歌,并作品颇丰,著有《屋后的草》《花落无语》《王大民诗选》等诗集。 毋庸讳言,王大民不是专业作家,仅是一名诗歌爱好者,甚至是游走、流浪者,但对生活、诗歌的那份执着、热爱和理解,是那么地不易和可贵,让人钦佩。 诗歌已成为他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支柱、不可分割,这从他《在没有诗歌的日子里》找到了注脚。这首诗,作者用了六个章节,充分写出了“在没有诗歌的日子里”的不适和窘境,没了诗歌就没了思想与灵魂。如:“再也找不到自己”、“我不再为一个个令人感动的事而流泪、赞美”、“从此,我两眼巴巴”、“现如今没了计划,没了安排,没了憧憬”、“沉闷的空气将使我窒息”。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这首诗,作者不是从正面直接写,而是采用否定、假设的方式,反过来写——“没有诗歌”会怎样? 通过“在没有诗歌的日子里”的体验,作者领悟出:“我愿简单的生活/我将走出自己的路/我将重新拿起笔/敢爱敢恨/歌唱生活美好的一切/歌唱明天”,“猛士”形象跃然纸上,也从而对自己所排斥、格格不入的世俗社会予以了抨击和鞭笞。同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这首诗更加一波三折、入木三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多是理想主义者,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有脱节的地方。面对不正常现象,有侠士之风的王大民嫉恶如仇。为了贫困的家庭、为了学费,一个女大学生误入一红灯区。闻知此事,他难抑心头怒火,写下《一枝冷艳的花——致寻乐者》。 诗的第一句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青春在此被切割出售/仅仅为了生活”,先声夺人,振聋发聩。尤其是“切”、“割”两个动词,又像是象声词,似乎挟带着刺耳的声音,直穿耳膜,力透纸背,让人心疼又痛心。 短短两行字,却有抑扬,如果“青春在此被切割出售”是扬的话,“仅仅为了生活”则是抑。为什么“青春在此被切割出售”?,“仅仅为了生活”,又像是一问一答,形象又贴切。接着,作者开始述说和描绘目不忍睹的“过程”,这里连用了3次“你”字,直接对“寻乐者”进行指责和拷问,并发出“快快收场吧”的劝告和呐喊。最后,以“一个小黑屋里/只是麻木者和冰冷”结束,意味深长,让人深思。 作者在这首诗里,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分明的爱憎,对弱者和不幸者的同情,对“寻欢者”麻木不仁的怒喝和憎恨。此诗让我联想到前些年流行的一首民谣歌曲《舞女泪》。社会和生活有时是有很多无奈和缺憾,虽不是主流,但怎样消除这些无奈和缺憾,则是一个不小的命题。这样的事,你、我、他也许都曾遇到过,但很少有人能写出来。王大民能通过诗的形式毫不遮掩地展现出来,足见他的胆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我认为,作为一名文学的追随者和热爱者,应更具有丰富细腻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那年整个夏天》《你来的这个季节》这两首诗中,王大民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毫无疑问,《那年整个夏天》是首情诗,写的是喜等“你”(应该是恋人抑或友人)归来的情景。有现实,有回忆,有粗线条勾勒,也有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自己迎接恋人或朋友归来的惊喜不已的心情。 这些心情是如何表现的呢?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作者用了不少动词,如“擦拭”、“拾”、“踏寻”、“打扫”、“拍打”等。仅有这些动词还不算,作者又在“擦拭”前面加了个副词“反复”;“拾落叶”还不够,而是“院中每片落叶也拾起”。“反复”、“每片”词语的加入,更能体现“我”的内心狂喜和激动。 诗中也不乏感情信物的表露,如“走过的小径”、“封存的房间”、“梳妆台”、“日记(本)”、“蝴蝶标本”。除诉诸于动作动词、感情信物外,作者也有离别后感情的直接流露,如“在离别的日子里/你没了方向/我也没了感受/你我都不如意”。“为迎接”、“陶醉” 了“整个夏季”,虔诚之心可见。 如果说《那年整个夏天》写的是惊喜中等待的话,那么《你来的这个季节》则已经来了;如果说前者是借物抒情的话,那么后者则是直吐胸怀。 来的已经来了,“我”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不能相信!《你来的这个季节》这首诗,通过内心独白和情景的生动白描,倾诉了“恋人”对“我”感情的无限灼伤,同时也表达出对感情修复的不可信。 该诗直奔主题,“你来的这个季节/我期望已褪尽,心已奄奄一息”。随后,作者展开笔墨,痛诉“你”的断然离去给“我”造成的情伤。作者用了两个反问句:“是折磨过我最凶的你吗”、“还能点燃我们的过去吗”,“那记忆深处你突然转过去的背影/直至消失在地平线也没有回头的情景/让我多少次在深夜捂住胸口暗暗流泪/在呼唤你的日子里/我悔恨无望无法再弥补/从此,尘世一次次将我掩埋”,可谓声声情,字字泪,步步深入,层层递进,让人情不自禁想到自己,暗自神伤或掬一把同情之泪。 在这里,我敢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细致的感情、切身体会或亲身经历,是很难写出如此令人肝肠寸断的语句来。 值得一提还有其白描手法的运用,“隔着格窗望你于村口以手蒙眼”、“迟迟出来不敢见你/隔着木格窗双手捂着脸”,“我”那种不相信又难舍的神态,刻画得特别传神和惟妙惟肖。同时这两句诗也注意了前后照应,后句达到画龙点睛之效。 《我愿在那冬日里沉睡不醒》是王大民一首虚实结合的诗。作者借虚写实,又借实写虚,虚虚实实,其味无穷。他写的看似梦境,又像是真实,那梦境似乎是他的理想家园,是他心灵安放的地方。 该诗以回忆性的语句引入,“曾记得那年冬日里我长长的沉睡”。接着就表达了“我”的心愿,“我愿在那长长的睡梦中不醒”。作者希望的梦境是:“那浩瀚的海以及那混混的地下清凉”。此句后又在文末再次出现,印证了那是“我”也应是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乡”。作者似沉睡又似很清醒,品尝、点评着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彩和味道,如春夏季,“那野花簇拥蝗虫碰脚的小径/那野鸭嬉戏蜻蜓点水的池塘/还有那山坡上你采蘑菇时的清唱”。小径、池塘、野鸭、蜻蜓、歌声,有静有动,好一幅美丽如画的生活图景。 在写景的同时,作者笔锋一转,以一句那“永远只是梦中的回想”进入情感。于是,在秋季和冬季,显现的则是“我”的忧伤和难挨的心慌。“这一切一切/都在你离后的那年冬日里我长长的睡梦里回放”。至此,大家才明白“我”如此都是因为“你”。这首同样是抒情诗。 令人称道的是,这首诗长、短句结合,这样使长句很有韵律感,一咏三叹。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文章诗句增添了亲切感,赋予更深含义,如“一个突然转过去的背影/就收起了大地的笑容”。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心灵和肉体是分开的。如果说心灵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肉体则属于物质层面。在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世界里,众人都在游走、思索,寻找自己的家园和安居之所,或忧,或哭,或笑,或歌。或许王大民是幸运的,他选择了歌。 愿王大民有更多更好的诗问世!
------------------------------------------------------------------ 诗歌作者王耀简介:王耀简历:王耀,笔名王大民,河南省息县人,汉语文学本科***。2002年正式发表诗歌作品,诗歌作品被选入国内多种诗歌选本,著有《屋后的草》《花落无语》《王大民诗选》等诗集。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做过多种职业,诗人、资深媒体人、自由撰稿人,编辑有【传媒人王耀】等网络平台 。
本文作者王双来简介:王双来,资深媒体人,略懂文墨、活动策划,从事过教育、行政、新闻等工作,先后发表作品2000多篇(首)数十万字,曾在文秘、宣传、摄影等方面被评为先进个人,获得过国家、省、市新闻奖。合作及转载公众号文章请加微信W5722086(中原关注)或加QQ101543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