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国家课程,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担负着培根固本的重要作用。打造有灵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思政教学专业素养;教学目标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取向;课程资源与社会价值体系相融合;教学过程知行合一、寓教于乐;厚爱严管,传道解惑,重在育心,诲人不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有灵魂 价值引领 育人 正文: 古人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往今来,任何社会、国家都会对个体进行有意识的价值引导,让个体的的价值取向与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保持一致,和谐发展。我国要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社会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教育是育人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教师座谈会上掷地有声的号召,是对思政教师殷殷嘱托 ,更是对思政课的具体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作为一门重要的国家课程,担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学科使命,与其他课程相比,“道法”课程蕴含了政治、法治、心理、经济、民族、国情等诸多知识要素,课程涉猎范围不一而足。从小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为国为民担当奉献的强烈责任感及使命感、优秀的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育人作用,是“道法”课的“魂”,更是教师始终不渝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因素在决定着课堂的提值增效?在影响着对小学生铸魂育德的效果呢? 一、提升素养 正己修身 小学“道法”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部分,不但要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条件,还要有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文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大专业素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一名小学“道法”课教师,要明确“六种”素养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俄罗斯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课堂上,要给学生铸魂育德,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魂”,这样的“德”,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者。教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表情,都有可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成为他们灵魂中的一个音符,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与之发生共鸣。 二、引领价值 明确目标 当代教育家肖川先生说过,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富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3]。“道法”课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头脑中始终要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价值目标,明白这节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什么观念?这种观念对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有什么的影响?根据这些问题确定这节课的价值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这节课的中心目标,围绕中心目标展开教学,而不是泛泛地随意地开展课堂教学。 2022年,国家教育部再次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对“道法”课程教学目标的修订再次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4]。 小学“道法”课程以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这些线面交织在小学“道法”课的各个阶段,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各年级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学习重点,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板块--“活动园”和“阅读角”,它们意义关联,围绕中心价值目标展开。教师必须明白编者意图,领悟教材的价值取向,以期取得最好的育人效果。 教师明白了课程内容体系和课标要求,知道了年级、单元、课时的纵横联系和重点,就便于理解每章节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三、潜移默化 知行合一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课堂的定义修改为:“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交流的地方。”学生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已是厌烦透顶。课堂上,他们是一个个思想活跃的主体,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老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围绕中心价值目标的实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建构。 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渡阶段。小学低年级的同学主要侧重于具体形象思维,注意力保持时间也比较短,以无意注意为主,情感比较外露,善于表现自己。对低年级的同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亲切,富于形象性,教学内容要与他们的认识水平相符,并多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进入或接近青春期,第二性征逐渐出现,他们的心理开始了悄悄的变化。知道了“害羞”,一些学生即使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也不举手发言。开始关注“过去我”“现在我”以及“将来我”的联系,关注“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一致。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以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在“道法”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话”,“有话说”,“说好话”,真正“动”起来。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生活例证等形式,实现思想和情感的交融。问题设置不可偏、难、涩,令学生难摸头脑;也不至于过于浅、直、白,从而失去“道法”课真正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达到听、说、想、写的和谐统一。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知识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塑造。 (二)要学会在课堂上“留白”,不能填得太满,给同学们留下自我想象、表达、交流的空间。在教学《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这一单元时,就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把一部分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当然,“留白”也是在“画框”内的“留白”,而不是放手不管。学生思考的前提是:结合自己已有的认识,思考社会道德与个人健康成长的相互关系,给自己制订一个成长计划。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交流中,形成并凝具一种科学的强烈的价值追求。 (三)知道“好的课堂是生成的”。教案是老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资料。为了备好课,老师都会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上课的时候,会出现老师精心准备的一套“说辞”根本用不上,而被学生偶然提出的问题或故事“占用”。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是要正确看待,知道这是“课堂生长”的路径,二是要依据教学中心目标的要求,因势利导,实现教学的价值引领。笔者在讲授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时,准备了《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提前进行模拟演讲。在上课时,当我说:“在古代发生过很多尊敬他人的动人故事,下面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我刚准备讲,这时就有同学举手说:“老师,我知道《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很尊重廉颇......”还有的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还知道《三顾茅芦》的故事......”。既然同学们知道那么多的同类故事,我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分享。我发现他们讲故事时绘声绘色,而且把“尊重的意义”说得更加透彻。做到了思维活而不逾矩,形式活而不紊乱。 四、开发资源 课程融合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教育卫生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5]用好“大思政课”的理念,有效扩大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是我们开展有效教学的思路和途径。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以下几个“融合”:“道法”课与其它课程、现实生活、学生思想实际、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融合;课内与课外的融合;师生思想的有效交流与融合等。也只有这样,才能把“道法”课打造成血肉丰满、有灵魂的高效课堂。 虽然道德与法治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但课本不能涵盖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缩影。教师要让学生透过教材这扇“窗口”洞悉真实的生活。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课程融合方面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深入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把“道法”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融合,建立课堂、校园、机关、社区联动的教学机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社区、敬老院、法院、社会图书馆、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污水处理厂、农场等的社会服务和社会考察;担任交通指导员、红色故事小解说员、图书管理小志愿者等角色。通过课程之间、校内外的融合,同学们对爱国、爱党、劳动、奉献、公民等概念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和眼界,让生活成为学生成长的教科书。 五、创新方法 寓教于乐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的进步。我们不但要守着已有的好经验,还要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合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对教学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要及时学习使用。教师在充分挖掘“道法”课程人文元素的同时,要擅于使用新的教学方式,统筹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做到课程资源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的无缝对接,让课堂“立”起来、“活”起来。 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欲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教学内容具有明确而强烈的价值取向。在教学时,可以借助音频、视频、合作交流、参加社会调查、讲故事等方式,不仅限于让学生“知晓”,更侧重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教育方式的创新,让课堂不再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个课本讲到底”,教学的场地也不仅仅是教室,还可以是工厂、社区、家庭或更多的地方。在有些时候,“老师”也可能是工人、农民、解放军、劳动模范等。 六、关爱学生 诲人不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作为一名“道法”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也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关爱和尊敬。道法课程的知识点大多相对灵活,部分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课本中的探究与分享涉及很多话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的方式,与学生一起组织探究活动。对于疑难问题,要有耐心地去解释。对于学困生,更应该帮助其找到自身的优势,并促使其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关爱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而且是最善意的德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开心的,教师是快乐的。寓教于乐,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充满动力的。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作为“道法”课程的教学者,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习惯,增强法治意识,使学生懂得传承美德,努力完善自身道德水平。作为教学一线的“道法”教师,要有一颗诲人不倦的爱心,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成为“传道”的载体。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不仅体现在书本的文字上,也更要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而作为本课程的教师,就是负责铭刻的工匠。我们要有工匠的精神,与学生共同成长。 笔者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谈了以上几点体会。如有不妥,请同行多多批评指正。通过价值引领,实现铸魂育德,充分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育人作用,仍然是我们今后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和不断完善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2019年3月28日[2]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3]肖川:《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4]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5]东南大学新闻网《 善用“大思政课”,我们已经在做了》2021年3月10日
本文总字数4842字,作者及工作单位信息见文本首页、第二页。 (息县第九小学 张玉龙) 本网编辑 王耀
|